企業名稱:重慶凱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先生
電話:023—88364993
手機:15826475698
郵箱:li731929@163.com
網址:www.gcxcmrc0.cn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鎮怡苑新區
聚氨酯水性脫模劑的用途
聚氨酯脫模劑分為外脫模劑和內脫模劑兩種。為了在成型加工時制品能從模劑中容易取出,在模子表面涂上的一層涂劑,稱為外脫模劑。內脫模劑是加到PU配方中,在每次模塑成型時,遷移到泡沫和模劑的交界面,從而達到脫模效果。較為理想的脫模劑應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不腐蝕模劑,在模劑表面不殘存分解物,應能給予制品良好的外觀,不影響制品的色澤、粘合性、受漆能力等,盡可能減少模劑清理時間;無毒,安全,便于操作,成本較低。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聚氨酯水性脫模劑及其用途。
聚氨酯水性脫模劑,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乳化蠟液:10%~15%;甲基硅油乳液:15%~20%;改性硅油乳液:5%~8%;去離子水:50%~55%;乳化劑:4.5%~6%;添加劑:0.5%~1%;防腐劑:0.3%~0.5%。這種水性脫模劑,主要應用于聚氨酯制品生產過程澆注成型后離型,給予多數聚氨酯成型良好的脫模效果。其特點是該產品以水為分散相,形成的水溶物既具備使聚氨酯泡沫脫模的功能,又具備生物降解性,無VOC等有害物質產生,環保性強;而且水作為稀釋劑,無污染,易得,低成本。
受輕質材料包裝理念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開始使用碳化纖維或者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汽車零部件。因為這些材料可以減輕車身重量,卻不影響機械性能。樹脂傳遞模塑工藝是將樹脂注入到閉合模劑中浸潤增強材料并固化的工藝方法。該項技術有效地降低設備成本、成型成本,該項技術非常適合用于在汽車工業領域。
日前漢高推出的Loctite MAX2聚氨酯合成樹脂就是用樹脂傳遞模塑工藝制成的。相對于傳統的環氧樹脂來說,Loctite MAX2固化的速度更快,而且具有很低的粘度,在注射過程中不會壓迫纖維,所以不僅能有效提高吞吐量,還能保證有效的注射成型。
如何使用模劑防銹劑防止模劑生銹?
一、 模劑生銹的原因
1-1、 成型材料分解的生成物。
1-2、 模劑的回潮。
1-3、 手汗。
二、 相關聯的知識
2-1、成型材料分解的生成物(氣體、殘渣)對模劑的腐蝕的Z常見。為了防止模劑生銹使用Z廣的是對模劑型腔進行鍍鉻處理,但鍍鉻處理不能充分解決問題,因為分解生成物對銷孔很深的部分也有腐蝕。而這些地方正是無法鍍到的地方。
2-2、模劑冷卻到回潮點以下時,空氣中的濕氣在模劑表面回潮而產生水珠,就會發生生銹現象。
三、 解決問題
3-1、短期對策;用手拿布輕擦模腔表面。對成型材料進行充分的干燥,下降料筒溫度以防止材料分解。
3-2、長期的;把制品材料變成分解生成物對模劑沒有腐蝕的材料。
四、 由于塑料材料的差異
4-1、容易分解的材料,如PVC、POM、EVA、PC以及發泡材料等。因為分解生成物對模劑有腐蝕作用,應對模劑進行鍍鉻處理。
五、 參考事項
5-1、當暫時停止成型時,對模劑型腔噴涂模劑防銹劑,然后閉合模劑。
5-2、模劑長期停止使用時,對模劑外部及活動部位等涂上一層黃油。
脫模劑是一種介于模劑和成品之間的功能性物質。脫模劑有耐化學性,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接觸時不被溶解。脫模劑還具有耐熱及應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損;脫模劑粘合到模劑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
作。由于注塑、擠出、壓延、模壓、層壓等工藝的迅速發展,脫模劑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脫模劑是用在兩個彼此易于粘著的物體表面的一個界面涂層,它可使物體表面易于脫離、光滑及潔凈。
干性脫模劑
脫模劑廣泛應用于金屬壓鑄、EVA制品、橡膠制品、塑膠制品、硅膠制品、水泥制品、聚氨酯發泡和彈性體、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注塑熱塑性塑料、真空發泡片材和擠壓型材填加劑如增塑劑等會滲出到界面上,這時就需要一個表面脫除劑來除掉它。
理論上,脫模劑具有較大的抗拉強度,以使它在與模壓樹脂經常接觸時不容易磨光。在樹脂中有磨砂礦物填料或玻璃纖維增強料時尤其如此。脫模劑有耐化學性,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接觸時不被溶解。脫模劑還具有耐熱及應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損;中性脫模劑粘合到模劑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脫模劑的具體作用原理如下:
1、極性化學鍵與模劑表面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再生力的吸附型薄膜;
2、聚硅氧烷中的硅氧鍵可視為弱偶極子(Si+-O-),當脫模劑在模劑表面鋪展成單取向排列時,分子采取特有的伸展鏈構型;
3、自由表面被烷基以密集堆積方式覆蓋,脫模能力隨烷基密度而遞增;但當烷基占有較大空間位阻時,伸展構型受到限制,脫模能力又會降低;
4、脫模劑分子量大小和粘度也與脫模能力相關,分子量小時,鋪展性好,但耐熱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