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重慶凱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先生
電話:023—88364993
手機:15826475698
郵箱:li731929@163.com
網址:www.gcxcmrc0.cn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鎮怡苑新區
在塑膠模具制造工業中,成型制造塑膠產品時,為便于脫模、提高效率、延長模具壽命,同時為使產品表面光滑、尺寸合格、減少廢品,需要使用脫模劑。
脫模劑大致分為外涂型和內加型兩大類:
1、外涂型脫模劑,是噴涂在模具表面,用來防止產品與模具的粘接。
2、內加型脫模劑,是配入成型物料中的一類物質,在硫化成型過程中,它遷移到產品表面,從而起到了與模具隔離的作用。
一、脫模歷程
在模具表面噴涂脫模劑之后,硫化成型時的實際界面,膠料與脫模劑的接觸面為A面,脫模劑面為B面,脫模劑與模具的接觸面為C面;脫模劑層為凝聚層。脫模時,當在A面和C面剝離時,稱為界面剝離;而在B面剝離時,叫做凝聚層破壞。
1、脫模劑的轉移率
脫模劑的轉移率,是指脫模劑在脫模過程中轉移到成型產品上的百分率。
(1)由A面剝離脫模,脫模劑不轉移;
(2)由A面剝離及B面凝聚層破壞脫模,脫模劑發生少量轉移(約22%);
(3)只因凝聚層的破壞而脫模,脫模劑轉移較多(約44%-70%);
(4)由B、C面剝離及凝聚層的破壞而脫模,引起大量脫模劑轉移(約93%);
(5)成型物與脫模劑接觸,發生混和、粘接。當勉強脫模時,就會使部分成型物(產品)的表面、界面破壞而脫模。
通常使用的脫模劑,要求在B面或A、B面剝離脫模。由凝聚層引起的脫模,其脫模效果Z好。
2、脫模劑的表面張力
脫模劑的隔離性取決于其表面性質,而表面不濕潤性物質的物性值是根據其臨界表面張力(Rc)的概念得出的。
Rc的測定方法是:在被測物質的表面上滴上表面張力不同的幾種物質的液滴,測出它們的接觸角θ。用被測物質的表面張力與其接觸角θ的余弦值cosθ作圖,得一直線,延長這條直線和縱坐標相交,其交點對應的橫坐標值,就是被測物質的表面張力值,也叫該物質的臨界表面張力Rc。
這個值有表示:當物質表面上液體表面張力rL大于物質的臨界表面張力Rc時,液體不濕潤物質的表面;當rL<Rc時,液體就會濕潤物質的表面。因此,臨界表面張力小的物質作脫模劑,是隔離性Z好的脫模劑。